古驰近日揭幕由2050+及其创始人Ippolito Pestellini Laparelli策划并设计的《Gucci | Bamboo Encounters》特展,赞颂品牌设计历史与品牌身份中源远流长的竹节典藏。本次特展举办于2025米兰设计周场外沙龙(Fuorisalone)期间,在始建于16世纪、典雅庄重的米兰圣辛普利西亚诺教堂中展示一系列来自全球当代设计师和艺术家的独特作品,这些风格大胆而出乎意料的设计代表他们对竹材的全新创想。
《Gucci | Bamboo Encounters》的构思灵感源自1940年代中期古驰的工艺创新,以竹节为包袋手柄材料,打造出标志性的Gucci Bamboo 1947系列竹节手袋。随后数十年中,竹节成为最著名的古驰标识之一,其象征意义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设计维度。在整个品牌发展史上,竹节元素独辟蹊径,通过丰富的角色和概念呈现艺术、文化与设计相交织的多元内涵。展览从此种深厚底蕴介入,探索竹节元素的长久影响力,并聚焦其如何在持续的演变中不断连接过去与现在。
瑞典籍智利艺术家Anton Alvarez通过雕塑作品《1802251226》赞美竹子的自然形态。巴勒斯坦建筑师、艺术家兼研究者Dima Srouji的作品《Hybrid Exhalations》以手工吹制玻璃装饰竹篮。来自荷兰的Kite Club设计联盟(成员包括Bertjan Pot、Liesbeth Abbenes和Maurice Scheltens)推出《Thank you,Bamboo》系列作品,以竹为骨、现代材料为翼,重构风筝的艺术形态。奥地利设计师Laurids Gallée的《Scaffolding》系列借助树脂重释竹材。法国艺术家Nathalie Du Pasquier的《PASSAVENTO》装置通过竹板与丝质织物解译经典主题。常驻首尔的艺术家Sisan Lee的《Engraved》采用铝合金材料,实现传统韩式美学与当代工艺的有机共生。最后是常驻于都灵与孟买的Eugenio Rossi和Yaazd Contractor组成的双人设计工作室the back studio,他们的灯光装置《bamboo assemblage n.1》以光影为笔,在竹材上谱写传统与现代的和弦。
建筑师兼策展人Ippolito Pestellini Laparelli的工作实践横跨技术、时政、设计与环境领域。他曾任OMA建筑事务所合伙人,专注于研究策展、场景设计与遗产保护,后在米兰创立跨学科机构2050+,探索作为媒介而非终点的空间概念。他和2050+主导了各种策展与研究实践、展览设计、场景营造和建筑改造项目,其中包括:策划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俄罗斯联邦馆《Open》主题展,并联合编撰文献集《Voices. Towards Other Institutions》(2021年);策划第10届鹿特丹建筑双年展“Synthetic Cultures”单元;主持独立研究项目,例如短片《Riders Not Heroes》(展映于第5届伊斯坦布尔设计双年展);为威尼斯In Between Art Film基金会打造“Nebula and Penumbra”布景和场景装置;为贝加莫Donizetti剧院的歌剧《Il Diluvio Universale》、慕尼黑Haus der Kunst美术馆的《Meredith Monk: Calling》回顾展以及里斯本MAAT博物馆的《Aquaria – Or the Illusion of a Boxed Sea》展览设计布景;并完成罗马La Rinascente现代主义地标与历史悠久的米兰10 Corso Como概念店的翻修与空间改造。2018年,Ippolito联合策划了巴勒莫Manifesta 12欧洲宣言展中的“The Planetary Garden. Cultivating Coexistence”主题展,并主编关于这座西西里首府的导览专著《Palermo Atlas》。
2017至2022年间,Ippolito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Data Matter”研究工作室担任教职,探索数据与物质世界的交联。此前他曾任教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并在贝尔拉格学院与米兰理工大学等机构主持学术研讨会。2023年,Ippolito担任第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评委会主席。他的作品通过各种媒介、机构、艺术节及展览在全球范围内展出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