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新消费前沿
领最先锋潮流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国家标准开始修订 隐藏式门把手安全隐患何时能消

近日,工信部在官网正式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此举标志着国家将正式出手解决隐藏式门把手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加速,隐藏式门把手因其美观和科技感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然而,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国家标准开始修订 隐藏式门把手安全隐患何时能消插图

 

隐藏式门把手普及背景

自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引领潮流以来,隐藏式门把手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之一。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外观美感,还通过降低风阻系数(尽管降低幅度有限,如仅为0.0001,即减少0.12%的空气阻力)来增强续航能力。然而,随着市场的广泛接受,隐藏式门把手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安全隐患凸显

隐藏式门把手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设计复杂,电动弹出的平推式和触控式门把手在碰撞或起火时可能因电路损坏而无法正常开启,给车内人员的逃生和救援带来极大困难。另一方面,隐藏式门把手的日常使用稳定性也受到质疑,电子系统的加入增加了故障风险,维保成本也随之上升。

国标修订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工信部在修订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多项要求,旨在强化车门把手在事故场景下的安全逻辑,增加安全冗余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安全冗余设计:要求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装置,确保在断电、碰撞等极端情况下车门系统仍能正常开启,以便进行救援和逃生。
防止误作用:防止在翻滚、坠落等事故中门把手误动作,降低乘员跌落风险。
规范安全标志: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设置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确保标志在紧急情况下可见,降低逃生难度。
加强强度要求: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明确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规定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及试验方法,增加动态试验要求。

哪种隐藏式门把手更安全?

在众多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中,旋转式门把手因其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在电路失效时仍能通过手动按压前端使其翘起,从而开启车门,因此在安全性上表现相对较好。相比之下,平推式和触控式门把手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因电路问题而失效,需要依赖额外的机械或断电保护装置来确保安全。

市场反响与期待

此次国标修订意见的提出,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许多消费者表示,希望新国标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安全性。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新国标的出台将促进汽车制造商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安全性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公示截止日期(2025年6月7日)的临近,工信部将进一步收集各界意见,完善标准内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新国标的正式实施,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将更加安全、可靠,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心的用车体验。

免责声明:本站仅对网上信息进行整理展示,所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汽车车门把手安全国家标准开始修订 隐藏式门把手安全隐患何时能消》
文章链接:https://www.newiing.com/hot/1410.html
分享到

Newiing 昕尚界

在这个追求品质与个性的时代,Newiing昕尚界为时尚、数码、消费、生活等领域的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专业且富有深度的内容平台。它不仅汇聚了全球的时尚潮流、数码新品、消费热点与生活智慧,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度的分析,为广大消费者呈现了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