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新消费前沿
领最先锋潮流

不止复苏,更在跃升,莫斯科旅游如何以 “全维进化” 迎接下一个黄金期?

在《绝色俄罗斯》这本书中,作者曾如此写道:“莫斯科的夏天很美!美在她密实覆盖的绿色森林、绿色的原野,美在她气候的舒爽宜人。莫斯科虽是近一千三百万人口的大工业城市,空气却十分洁净甜润。”

莫斯科,这座承载着俄罗斯厚重历史与璀璨文化的城市,宛如一颗镶嵌在东欧平原上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踏上这片土地,就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每一处角落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条街道都展现着现代的活力。

随着疫情后中国出境游市场的积极复苏,莫斯科年度入境旅游人数不断增长。从数据来看,莫斯科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复苏与增长势头。2024年,中国公民前往莫斯科的旅游次数超过42.91万次,其中,29%的中国游客来莫斯科是为了商务目的,而59%是为了旅游或私人事务。8成中国游客在前往莫斯科时享受了签证便利,选择了电子签证或作为团队成员免签入境。

在中俄建交75周年与中俄文化年开启的双重契机下,莫斯科旅游业的“蓄势待发”,不仅是对中国出境游市场的积极回应,更折射出跨境旅游合作的深度与潜力。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旅游发展的崭新篇章。

多元需求浪潮下,

莫斯科旅游业的“独特解法”

在全球旅游市场的版图中,莫斯科正凭借其独特魅力与积极变革,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近年来,莫斯科旅游业历经诸多变化,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与鲜明的趋势走向。

时下,游客前往莫斯科的目的愈发多样化。传统的文化观光仍是重要组成部分,游客热衷于游览克里姆林宫、圣巴西尔大教堂,欣赏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艺术珍品,漫步于18和19世纪的盛大庄园,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年龄大小,每位游客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景点。

红场,无疑是莫斯科乃至俄罗斯的心脏地带,它是这座城市历史与精神的象征。当你站在红场之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色彩斑斓、造型独特的圣瓦西里主教座堂。九个形态各异、颜色绚丽的洋葱头教堂顶,宛如童话中的建筑,让人不禁为之惊叹。这座教堂建于16世纪,是为纪念伊凡雷帝战胜喀山汗国而建,它见证了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也成为了红场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而在红场的另一侧,是庄严而雄伟的克里姆林宫。这座庞大的建筑群坐落在莫斯科的心脏地带,是俄罗斯联邦的象征。克里姆林宫呈不规则三角形,四周环绕着红色宫墙,犹如一座 “城中之城”。走进克里姆林宫,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沙皇统治的时代。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如圣母升天大教堂,它是俄罗斯东正教的重要圣地,教堂内部装饰精美,壁画栩栩如生,展现了俄罗斯古代艺术的高超水平。还有伊凡大帝钟塔,它是克里姆林宫的最高建筑,登上钟塔,可以俯瞰整个莫斯科市区的壮丽景色。

游览克里姆林宫之际,军械库博物馆不容错过。这座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11年,最初是为制造和存放兵器而建立,后来逐渐成为皇家珍宝的收藏地。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武器、盔甲、珠宝以及皇室用品等,每一件展品都见证了俄罗斯的历史变迁和工艺发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精美的古代兵器,它们不仅是战争的工具,更是艺术品,展现了当时工匠们的精湛技艺。还有那些华丽的皇室服饰和珠宝,无不彰显着沙皇时代的奢华与荣耀。

在莫斯科这座交织着历史厚重感与艺术生命力的城市里,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仿佛在诉说着文化的传承与绽放。从红场的恢弘庄重到阿尔巴特街的文艺喧嚣,艺术的气息早已融入城市的肌理,而在众多闪耀的文化地标中,有一座场馆尤为特别——它不似克里姆林宫那般自带威严气场,却以静默的力量收纳着俄罗斯艺术的灵魂。特列季亚科夫画廊(Tretyakov Gallery)宛如一颗隐匿在喧嚣都市中的艺术明珠,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这座由莫斯科富商、艺术收藏家帕・米・特列季亚科夫于1856年倾心创建的艺术殿堂,承载着俄罗斯艺术发展的厚重历史,是俄罗斯民族艺术永久的骄傲。

步入其中,仿若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这里共分60个展厅,藏品多达13万件,作品时间跨度从11世纪直至 20 世纪。4万余件17、18世纪俄国圣像画,以其庄重神秘的风格,诉说着古老岁月里人们的信仰与寄托;18、19世纪俄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则是俄罗斯艺术黄金时代的璀璨结晶,每一幅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与才华。

在众多展品中,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俄巡回展览画派大师的油画堪称瑰宝。克拉姆斯科伊的《无名女郎》,画中女郎目光深邃,神情高傲,仿佛洞悉世间万物,那细腻的笔触与独特的气质刻画,让人为之倾倒;彼罗夫的《三套车》,描绘了在寒风中艰难前行的孩子们,他们衣着褴褛,满脸疲惫,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俄罗斯民众困苦的生活,令人心生悲悯。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将沙皇伊凡四世在狂怒之下杀死儿子的悲剧瞬间定格,画面中浓烈的色彩、人物扭曲的表情,无不展现出强烈的戏剧冲突与情感张力;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罗佐娃》,生动再现了女贵族莫罗佐娃被流放时的场景,她那坚定决绝的神态,周围民众复杂的反应,让人体会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瓦斯涅佐夫的《三勇士》,三位英勇的武士形象跃然画布,他们的豪迈气概与传奇故事,仿佛带着观众走进了俄罗斯的古老传说;列维坦的《永恒的宁静》,以静谧的自然风景为主题,那平和的色调、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永恒的宁静氛围,让观者浮躁的心瞬间沉静下来。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是莫斯科俯首山胜利纪念馆公园的瑰宝,也是全球规模宏大的军事与历史博物馆之一。踏入胜利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历史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这座位于莫斯科俯首山的博物馆,承载着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段波澜壮阔且悲壮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个展示战争历史的场所,更是数百万参观者获取情感共鸣、历史信息和科学知识的重要空间。

博物馆的建筑宏伟壮观,充满了苏联纪念性建筑的特色。其外立面庄重而肃穆,彰显着那段历史的庄严与神圣。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Victory in Faces”,两侧数米长的屏幕上,闪

动着战争英雄们的面庞,他们或年轻,或沧桑,但眼神中都透露出坚定与无畏。旁边的交互屏幕,只需搜索名字,便能了解这些英雄背后的故事,他们不再是历史长河中模糊的影子,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奋战的鲜活个体。走出博物馆,回首望去,心中感慨万千。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对苏联在二战中胜利的纪念,更是对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的缅怀。

而在莫斯科南部的土地上,静静矗立着一座承载着历史厚重与艺术璀璨的瑰宝 —— 察里津诺博物馆保护区。这片规模宏大的宫殿与公园建筑群,如同一位沉默的时光讲述者,将俄罗斯帝国的过往风华、建筑艺术的巧夺天工与自然景致的和谐交融娓娓道来。它是莫斯科最重要的历史与建筑文化遗产之一,以其独特的“俄罗斯哥特式”或“伪哥特式”建筑风格闻名。察里津诺庄园不仅是一个开放式公园,拥有超过100公顷的森林,被誉为“天然氧吧”,它还与莫斯科市内的其他公园一起,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绿肺”。

漫步莫斯科察里津诺庄园,红砖白石间流淌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家旧梦,如今化作市民婚礼的浪漫舞台。新哥特式建筑群在音乐喷泉与白桦林掩映下,见证着历史尘埃与当代欢愉的奇妙交融。这里,是探寻历史真相、品味文化韵味的绝佳去处。漫步其中,仿佛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感受每一块石头、每一片树叶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除了感受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灵魂之外,还有一条街道以其独有的风情,成为这座城市鲜活的文化注脚。它便是阿尔巴特街,莫斯科最具风情的街道之一,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氛围。这条街道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是一条古老的步行街。走在阿尔巴特街上,仿佛时光倒流,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店铺林立,有各种手工艺品店、画廊、咖啡馆和餐厅。在这里,你可以购买到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纪念品,如套娃、琥珀饰品、彩绘木盒等。套娃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每个套娃都由多个大小不同的娃娃组成,它们层层相套,制作精美,图案丰富多样,通常描绘着俄罗斯的传统人物、风景或故事。

到了夜晚,不妨走进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感受俄罗斯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启一场直击心灵的文化之旅。整个演出过程中,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俄罗斯民族丰富的情感世界: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到日常生活的嬉笑怒骂;从乡村的宁静祥和,到草原上的豪迈奔放。欣赏演出如同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可以由此对俄罗斯文化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值得关注的是,莫斯科地铁也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它不仅是便捷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座地下艺术宫殿。莫斯科城市地铁建于 1935 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漂亮的地铁系统之一。莫斯科的地铁站各具特色,每一个地铁站都像是一个独立的艺术空间,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例如,共青团站以其华丽的吊灯和精美的壁画而闻名,壁画描绘了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还有马雅可夫斯基站,它的设计风格简洁而富有现代感,独特的拱形天花板和大理石墙面,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氛围。在这里,地铁不仅仅是出行的方式,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让你在匆忙的行程中也能感受到美的存在。

主题活动驱动旅游,

“体验经济”重构文旅生态

如今,在“悦己消费”的驱动下,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深度体验式旅游成为新宠。区别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他们渴望深入目的地,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以更慢的节奏感受生活。

当游客不再满足于 “打卡式” 拍照,当旅行清单从“逛 10 个景点”变成“参加一场狂欢节”、“赶一个当地的市集”,旅游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主题活动正成为驱动旅游的核心引擎,而体验经济的浪潮已在全球目的地悄然翻涌。而体验经济的深化,也推动旅游消费从感官刺激向价值沉淀转型。

在莫斯科,这场变革同样清晰可见。今年6月1日,年度大型城市活动“莫斯科之夏”正式启动。这项为期三个月的计划将把首都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公益和体育活动中心,邀请国际游客亲身体验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底蕴与充满动感的氛围。从6月至8月,莫斯科将举办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其中大多数免费向公众开放。该项目将全市各类夏季活动整合为一项大型计划,全面展示莫斯科作为全球文化旅行者首选目的地的独特魅力,满足人们对文化熏陶和难忘体验的期待。

风景如画的林荫大道将热闹非凡,呈现露天戏剧演出、绚丽的艺术装置和互动文化工坊,营造出市民与游客共享的节日氛围。游客还可在快闪市集中欣赏本地手工艺品,并在街头音乐舞台上聆听俄罗斯民间及当代艺术家的现场演出,感受充满活力的街头节庆氛围。

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在当下文旅产业的复苏中已成“热词”, 且在引领和驱动文旅新消费中呈现强劲动能之势。场景化文旅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形态,跨越了历史与现代、现实与虚拟,让游客在想象的世界中感受乐趣,比单一的风景游更有吸引力。通过将旅游所在地的空间、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沉浸感、体验性、互动性,便于新媒体等媒介进行传播的场域和情境。可以预见,以沉浸式体验为特点、多元业态融合形成的“场景+”,将是文旅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场景化消费呈现的是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载体、新空间。同时,正在形成一种文旅产业新业态,汇聚和集成一种促进和拉动新消费的新动能。

主题活动与体验经济的结合正在重塑旅游业的底层逻辑:目的地不再比拼 “有多少景点”,而是比拼 “能创造多少种不可复制的体验”。当克里姆林宫推出 “沙皇的一天” 角色扮演活动,当麻雀山的缆车被改造成 “星空观测站”,当地铁站的壁画讲解变成 “历史侦探游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旅游形式的创新,更是一种新的消费哲学——人们愿意为 “体验” 买单,因为这些体验会内化成生命记忆的一部分。

2025 年“莫斯科之夏”亦为游客带来一场内容丰富的节庆盛宴,三大主题活动各具特色,从历史回响到艺术狂欢,再到自然之美,全方位尽显莫斯科的夏日魅力。其中,“莫斯科庄园节”邀游客穿越时光,在全市 40 多座历史庄园中沉浸式体验文化项目。漫步于古老建筑间,触摸岁月留下的痕迹,人们得以在砖石瓦砾中感受历史的沉淀与独特韵味。当历史的余韵尚未散去,“剧院大道 2025” 已将整座莫斯科化作城市级大舞台。3000 名来自俄罗斯及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齐聚于此,献上超过 150 场精彩演出。游客不仅能欣赏世界级剧目,还可参与创意工作坊、参观戏剧装置展览及体验幕后故事,在艺术的熏陶中全方位感受戏剧魅力。

而 “花园与花卉节” 则为这场夏日盛宴增添了一抹自然清新的色彩,它将莫斯科的城市空间精心装扮成盛放的景观。珍稀植物与绚丽花艺作品巧妙结合,既彰显了美与生态的和谐,也为夏日漫步与摄影提供了迷人背景,让人们在绿意与花香中尽享夏日美好。​

据悉,2024年“莫斯科之夏”共吸引逾3,800万人参与,其中国际游客尤为青睐历史庄园中的音乐会、本地市集及露天节庆活动。该项目凭借高可达性与多样化内容,持续成为游客深入了解莫斯科文化艺术魅力的重要亮点。

年轻一代旅行图鉴:

当“体验至上” 成为跨境出游的新货币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次达 1.23 亿,同比增长 41%,恢复至 2019 年水平的 79.2% ,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表明,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 3.33 亿人次,同比上升 15.8% 。其中内地居民出境人次可观,彰显出国内游客对海外探索的高涨热情。在这股浪潮中,中国Z世代在出境游领域同样展现出蓬勃活力。在他们眼中,旅行既是探索世界、丰富阅历的途径,更是寻找自我的旅程,其旅行偏好也在持续演变中呈现出鲜明特质。从 Airbnb 爱彼迎发布的 Z 世代出境游趋势中不难发现,这群渴望逃离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对与自然深度连结的期待远比其他代际更为强烈。

莫斯科市旅游委员会国际合作部负责人Regina Gleim 也观察到这一趋势,她补充道:“我们察觉到中国游客对个性化旅游的需求正不断攀升,因此也在持续调整策略以适配这种变化。” 她进一步指出,“尽管团队游和个人游服务均有覆盖,但 25-45 岁的中国年轻一代游客,往往更倾向于选择独立且量身定制的旅游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莫斯科正以一系列贴心举措,为中国游客营造更为便捷顺畅的旅行环境。在旅行规划的线上服务方面,莫斯科在携程平台设有专门页面,这让游客能够自主完成前往首都的旅行规划——从购买机票、预定酒店,到规划观光路线,全流程服务一应俱全,而莫斯科也因此成为首个在携程上开设官方页面的俄罗斯城市。与此同时,中文版本的 “发现莫斯科” 网站也已同步上线,这里整合了组织旅行所需的所有信息,小到签证申请的详细内容,都能让游客轻松获取。同时,为了让中国游客更便捷地了解莫斯科的动态与资讯,莫斯科还在中国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布局,抖音、微信、小红书、微博上都能找到其官方账号,方便游客随时关注感兴趣的内容。

为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游客体验,莫斯科也下足了功夫,在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方面不断完善。在莫斯科的机场和主要景点都已安装了中文标识,有效简化了游客的导航流程,让中国游客在莫斯科的独立出行体验得到全方位提升。这些举措不仅彰显了莫斯科对中国游客的重视,也为中俄之间的旅游交流搭建了更畅通的桥梁,让每一位前往莫斯科的中国游客都能感受到便利与温暖。​

一直以来,莫斯科致力于为中国游客提供最舒适的旅行体验。谈及莫斯科旅行的特色和优势时,Regina Gleim透露,这座城市在多个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在现代化方面,莫斯科拥有高科技、便捷的环境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无论是点外卖还是定制裁剪,所有服务都可以全天候提供,极大满足了游客的日常需求。同时,莫斯科极具吸引力,能为各类游客提供丰富的娱乐和活动,涵盖有儿童的家庭、商务旅客、老年人以及年轻旅客等不同群体,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乐趣。此外,拥有877年历史的莫斯科,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无疑是一大亮点。在博物馆数量上,莫斯科目前居世界领先地位,拥有超过 440 座博物馆,收藏的展品更是多达 250 万件,仅2022年就有200个剧院和26000场演出,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让游客能深入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浓厚的艺术氛围。”

最后,她特别强调,“安全方面无需担忧”,“莫斯科拥有‘智慧城市’系统,街道和地铁上都设有户外监控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系统,同时城市还设有专门的旅游警察队伍,在主要旅游区为游客提供及时的帮助,全方位保障游客的出行安全。”

用 “全链条进化”解锁未来长期增长

莫斯科旅游业在游客规模增长、旅游目的多元化、主题活动驱动、精准营销、冬季旅游开发以及旅游配套完善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展望未来,Regina Gleim充满了信心,她谈到,2024年6月,莫斯科市长与北京市长共同签署了 2024-2026年大规模合作计划;而2024-2025 年也已被两国元首宣布为“中俄文化年”。作为这一系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将举办包括文化活动在内的大量活动。“目前正持续致力于改善服务与旅游基础设施,力求让游客在首都拥有更舒适的体验,且这一工作在未来也将继续推进。”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复苏与发展,莫斯科有望持续挖掘自身潜力,在旅游产品创新、市场拓展、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不断进取。通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深入了解游客需求,莫斯科旅游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全球旅游版图中愈发璀璨的明星目的地。

 

免责声明:本站仅对网上信息进行整理展示,所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不止复苏,更在跃升,莫斯科旅游如何以 “全维进化” 迎接下一个黄金期?》
文章链接:https://www.newiing.com/life/2236.html
分享到

Newiing 昕尚界

在这个追求品质与个性的时代,Newiing昕尚界为时尚、数码、消费、生活等领域的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专业且富有深度的内容平台。它不仅汇聚了全球的时尚潮流、数码新品、消费热点与生活智慧,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度的分析,为广大消费者呈现了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